报告题目:镁及其合金中位错滑移机制的理论研究
报告人:刘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时间:9月28日14:00-15:30
地点:材料A楼500号姚征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刘伟,南京理工大学永利集团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2009年获吉林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攻博期间赴美在美国工程院院士Enrique J. Lavernia教授课题组学习工作两年。2011年入选德国洪堡学者,合作导师为德国科学院院士Matthias Scheffler教授。2014年回国后先后获批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杰青、江苏省双创人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色散修正方法发展;2)基于金属-分子异质界面的电子器件设计;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与变形机理的基础研究,同时着手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合金设计算法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Science Adv.、Acc. Chem. Res.、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cta Mater.等期刊上发表文章41篇。发表论文SCI他引1604次;发表的5篇文章入选ESI全球1%高被引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吉林省科技一等奖、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等奖励;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十余次。应邀担任材料领域国际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和《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编委。
报告摘要:
镁及其合金是典型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以及电子性能优良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镁合金在室温下塑性很低,严重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进一步应用。促进非基面滑移系的开启是提高镁合金塑性的重要途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可以准确预测金属材料的几何结构、界面特征、层错能以及电子性质等,为正确理解位错的形成过程和不同滑移系的启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报告将利用包含范德华力修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讨论以下三方面内容:(1)阐明了范德华力在滑移系启动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镁塑性的影响规律;(2)澄清了
[1] Z. Ding, W. Liu*, H. Sun, S. Li, D. Zhang, Y. H. Zhao, E. J. Lavernia, and Y. T. Zhu, Origins and dissociation of Pyramidal
[2] Z. Ding, W. Liu*, S. Li, D. Zhang, Y. H. Zhao, E. J. Lavernia, and Y. T. Zhu, Contribution of van der Waals forces to the plasticity of magnesium, Acta Mater. 107 (2016) 127-132.